首页

优美之家女主

时间:2025-05-24 02:27:23 作者:大庆油田首口压裂前定向井保形取心井顺利完井 浏览量:21395

  “‘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8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此番表述引发热议。

  “第二十条”,即中国刑法的第二十条,该条款对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等作出了规定。但因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不法侵害、防卫与互殴等情形的判定存在争论,该条款一度处于“沉睡”状态。近期热映影片《第二十条》取材于真实案例,揭示司法实践中适用正当防卫条款的曲折过程,引发公众对正当防卫的讨论。

  近年伴随司法实践推进,“第二十条”逐渐“苏醒”。截至今年,“正当防卫”连续6年被写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今年的“两高”报告均提到“第二十条”适用进展。最高法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77名被告人被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最高检报告指出,仅在去年,检察机关审查认定属正当防卫依法不捕不诉261人,同比上升25.5%。

  数据背后是大量鲜活案例。《第二十条》片中人物、情节等,取材于“昆山反杀案”“涞源反杀案”等一系列案件。在今年的“两高”报告中,还有湖北某棋牌室管理员正当防卫案、广西某快餐店老板正当防卫案等新的司法实践案例。

  不过,现实中适用正当防卫制度,依然面临一些难点。例如,正当防卫辩护观点很少得到采纳;很多案件缺少完整的录音录像,当事人各执一词,收集固定证据不易;正当防卫、互相斗殴难以清晰界定,且存在防卫不适时、防卫过当等法律问题。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围绕“第二十条”持续落地执行,不少代表委员提出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表示,相关部门应推进涉正当防卫案件指导性案例或典型案例的制发工作,结合案件情况,直观、具体地阐释如何依法适用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黔东南自治州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杨再滔认为,让正当防卫制度不再“束之高阁”,关键在于“坚持以证据为中心,穷尽手段调查取证,让法定事实无限向客观事实趋近”。

  这位检察官还表示,办案时要将心比心、情同此心地去判断正当防卫的防卫紧迫性、防卫方式、防卫限度。同时,执法人员、司法人员更要有“法治担当”,对“谁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等错误倾向坚决说“不”。

  正当防卫的本质是鼓励民众向不法侵害作斗争。对于正当防卫,今年的“两高”报告均表明态度,明确强调“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让“第二十条”持续落到实处还需要强有力的保障。例如进一步完善保护机制,使社会公众敢于直面不法行为而无后顾之忧,等等。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姚卓匀表示,对于见义勇为情境下的防卫过当,立法应充分考虑防卫行为的程度和防卫人的主观责任,在刑罚设置方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来源:中国新闻社

  原标题:《(两会观察)被唤醒的“第二十条”如何落到实处?》

点击进入专题: 2024年全国两会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疆兵团实施高标准农田提质增效行动

春节假期过后,处处都能见到人们紧张忙碌的身影。在上海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安丘居民区下辖的瑞虹二期小区,最新投用的智能垃圾箱房旁边,安丘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雷国兴正在帮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在不断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中彰显大党优势

广州7月24日电 (记者 许青青)记者24日从中山大学获悉,中国当代行政学的主要奠基人,该校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MPA之父”夏书章教授去世,享年105岁。

莫斯科音乐厅发生恐怖袭击 塔吉克斯坦:本国公民参与恐袭是虚假消息

石窟最重要的发现,是清晰明确的纪年。据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裴静蓉介绍,石窟壁上刻有“延昌三年八月十五,石窟主郭广兴等”字样,也就是公元514年。“这对专家学者来说,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标尺。”

伊朗德黑兰霍梅尼国际机场航班暂时取消

2023年9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通过定期排放检验监管系统筛查检测数据和视频,发现怀柔区某机动车检测企业多辆机动车检验报告和检验过程数据中车载排放诊断系统(OBD)读取的车辆代码信息完全一致。车载排放诊断系统属于污染控制装置,用于监测车辆排放系统工作状况,并诊断、提示故障。正常情况下,不同车辆生产制造商的车辆不可能出现相同的车辆代码信息,根据该线索,执法人员进一步开展调查,发现该单位在7辆车不符合检验合格标准的情况下,采取强制关闭电脑终止检验程序、违规外接作弊器等手段,篡改OBD读取数据及检验结果,使不合格车辆蒙混过关通过检验,转为“合格”车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责令该企业改正,没收违法所得七百五十元,并处五十万元罚款。  ​

祝贺!国乒混双亚锦赛夺冠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不吃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呢?”这是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到基层调研常常说起的一句话。时光荏苒,一以贯之的是对调查研究的重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